“共读好书·品味书香”作家分享会昨举行 晋江本土作家王常婷、张百隐做客分享创作心得

晋江新闻网2025-04-27

晋江新闻网4月27日讯 昨日下午,在梧林传统村落百福轩内,“共读好书·品味书香”作家分享会温馨启幕。作为晋江市2025年“阅见美好·书香晋江”全民阅读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分享会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晋江本土作家王常婷与张百隐做客分享,与一众阅读爱好者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深度交流。

活动现场

王常婷,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晋江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笔耕不辍间已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达60万余字(行),其文字细腻而富有韵味,在文坛崭露头角。张百隐同样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不仅在教育领域耕耘,在文学创作上也成果颇丰,其长篇小说《父亲的债》还入选了晋江市中小学“读一本好书”推荐书目,深受读者喜爱。

分享会上,两位作家围绕灵感与创作、社会与人文等主题,娓娓道来自己的创作感悟与人生思考,让在场的听众感受到文学的温度与趣味。

王常婷作交流分享

张百隐作交流分享

现场气氛愉快,听众全神贯注聆听作家分享,听到精彩观点不时微微颔首。互动提问环节,听众踊跃举手,围绕创作灵感、素材提炼等问题与作家交流,作家逐一细致解答,现场思维活跃。其间,王常婷还带来常见的中药发起互动,听众在轻松氛围中加深了对中药知识的了解。

互动提问

王常婷: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王常婷以“浮生一药在书中”为分享主题,打开了话匣子。她说:“在我的创作历程中,不少作品都与中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当归熟地》《血竭没药》《黄连厚朴》等等。中药给了我创作灵感,也带给我诸多荣誉,让我突破了生活与工作上的瓶颈,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阅读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疗愈生活上的痛。在我看来,阅读经典就如同一剂良药,能在一定程度上疗愈生活中的伤痛。”她表示,此次分享主要围绕自身的阅读经历、涉足中药题材创作的缘由,以及阅读经典对人生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展开,期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能让更多人爱上阅读、关注传统文化、传播文化经典,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阅读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张百隐:做乡村故事的阅读者

张百隐的分享主题则是“写朴素的文字,表白生活”,这与他一贯的写作习惯和创作题材紧密相连。他长期聚焦乡村生活与小镇故事,在他眼中,这片土地就是一个精神宝库。在分享中,他首先从《父亲的债》的创作初衷谈起,“那些看似无声却质朴无华的生活,往往蕴含着最让人共情的力量,那是最磅礴的精神力量源泉。”接着,他与读者们探讨分享了乡村文化的创作理念,他表示,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希望能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文化力量。他说:“期待通过此次分享会,能促成两个美好的结果,一是希望大家都能关注生活,成为生活的主角,每个人既是阅读者,也是写作者;二是希望大家能致敬父辈,回溯来路,成为乡村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人。”

本次活动由中共晋江市委宣传部主办,晋江市融媒体中心、新塘街道办事处共同承办,旨在让更多的晋江市民了解阅读,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更多晋江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_颜英婷 文图

标签: 作家分享会
责任编辑:曾泓铭 曾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