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地及流传区域:深沪
制作原料和制作工艺:槟榔芋、白糖为主料。
1.槟榔芋洗净去皮,切成方块,略薄;
2.先下油锅炸蒜头,白糖与水一并入锅烧开;
3.将备好的芋块入锅焖烧5分钟左右,揭锅下第二遍白糖,起旺火烧约略10至15分钟,即可开锅盛食。

【小吃小品】
芋在闽南,并不少见,长于泥里,形似镑锤,食之清香而消食。过去年月,曾与番薯一道忝列为闽南人家的主食。作为果腹之物,芋的煮法颇多,炸芋条、蒸芋块、煎芋饼,或做芋丸等,皆是寻常所见的吃法。
深沪人吃芋,却另辟蹊径。闽南人常说,深沪女子出阁前,得学会煮羹路、做糖芋。羹路指的是牛肉羹、马鲛羹等羹类小吃,而糖芋也叫甜芋,以糖与芋为食材,同锅烹饪,食之香甜而得名。
糖芋所用食材虽从简,但烹煮却颇费时。芋头得用槟榔芋,食之松嫩。做一碗糖芋,考验的是厨师的耐性。先得将槟榔芋洗净,用小刀去皮,然后切成方块,亦可切成锥体,但得切薄,这样易熟,糖也容易入味。这时,开始起油锅炸蒜头至香味溢出,舀数勺白糖与温水一并入锅烧煮至开;再将备好的芋块入锅焖烧5分钟左右;然后再揭锅下第二遍白糖,仍以旺火烧约略10至15分钟,即可开锅盛食。此时的糖芋有点烫,且糖与芋勾勾连连,以筷夹之颇为不易。初食之人,往往将好端端的一碗糖芋搅得烂糊糊。但最好吃的糖芋恰在刚出锅时。煮的时候费时,考验厨师的性子;食的时候费劲,考验的则是食客的心性。这糖芋,偏偏得趁热吃,味道才好。这就惹得性急的食客举箸踌躇。

深沪人待客,并不急于将糖芋端上桌,而是待一桌菜已过半,糖芋才露面。为什么呢?因为这糖芋实在好吃,松嫩甜香,吃了还想再吃,一口又一口的,肚腹很快就填饱了,却枉费了其他佳肴。原来这糖芋,是可以当主食吃的。
来深沪解馋的人,往往是冲着壶仔饭、马鲛羹、水丸来的。当吃了油腻、沾了腥味,合该吃点什么来中和一下。这个时候,糖芋是最适合的,香香甜甜,松松嫩嫩。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要,径点个糖芋,也能吃得舒心又抗饿,回去后还意犹未尽。顺便叨唠一句,后一种吃法,颇为我所爱。
那天在阿九的店里,热气腾腾的糖芋一上来,不一会儿工夫,就剩小半盘了,惹得掌勺忙道,别吃多了,留下点肚子,后头还有3个菜呢!
算起来,甜味小吃,深沪还真不少,米丸、粩花、麻枣、润饼卷、土豆仁汤,无不让人垂涎。但这些甜品,要么过年节才有,要么受限于时令。唯独这糖芋,四时皆有,而且还大大咧咧地登上主食名册,成为一道独特的深沪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