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贤溪

晋江市文体新局2017-06-07

  

柯贤溪,男(1908-2002)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沪厝垵村人。10岁时被送到戏班,拜黄春和洪三天两位师傅学艺,走上从艺之路。他谙熟高甲戏的生、旦、净、末各行当,因身材不高及兴趣与特长,专攻丑行。他以丑扮男女串演角色,男丑的公子丑、官袍丑、衙役丑、家丁丑、贼子丑等,女丑的家婆丑、媒婆丑、巫婆丑、夫人丑等样样在行,得心应手,特别是女丑更是独树一帜。由于成绩斐然,在20世纪八十年代,被文化部领导和专家称为“柯派丑角表演”艺术家。

  他又善于研究,通过不断磨练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创造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特征的女丑表演程式。他既是高甲戏传统的继承者,又是大胆的革新家,为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而不断地开拓创新。他的演技和唱腔脍炙人口,观众称呼他为“罗溪”。

  1924年,时人称为“高甲戏泰斗”的洪金乞创办福庆成戏班,柯贤溪加入其班,与名嗓一时的林秀梨(人称梨子旦)合演《管甫送》、《唐二别妻》、《番婆弄》等传统小戏。观众百看不厌,常演不衰。不少华侨回乡探亲,看到他的演出后总是交口赞誉,“罗溪”的名字开始名扬海内外。

  1935年秋,菲律宾社团“双林社”聘请柯贤溪赴菲律宾演出。他与洪金乞、吴远宋等在马尼拉“双林社”创办的戏院连演十一个月,场场爆满。之后又到伊朗边演边教戏,受到华侨的欢迎和赞誉。报界称他为“闽南第一丑”。后又与洪金乞一起拉起福庆成班,先后演了《妗婆打》、《一吊钱》、《双背凳》、《拾玉镯》、《骑驴探亲》、《龙女试雷有生》、《赵美容充军》等剧目。抗战期间还自编自演了强烈爱国热情的《老番客》、针对时弊的《赌博仙》、《禁子》、《店主》以及《十九路军讨上海》等戏,对军民抗日起了积极的作用。

  建国初期,他与儿子柯文呈在乡里排演了小戏《小姑贤》宣传新婚姻法。1952年在晋江县人民政府主持下,艺人们组织起专业的晋江县民间高甲戏剧团,并实行民主选举,柯贤溪当选为团长,洪金乞为副团长。整理、改编、创作了《洛阳桥》、《姑嫂培》、《美人山》、《郑成功》及现代戏《侨乡之歌》、《草原之歌》等,连演数百场。1954年他在《扫秦》中饰演疯僧,参加省会演,荣获演员奖。继而参加华东区会演亦获奖。

  1956年5月6日,柯贤溪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福建日报》和《厦门日报》均报道这一消息。五十年代来,在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和文化部的安排下,厦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大田、永春、德化等县市高甲戏剧团的名丑名演员集中在厦门鹭江剧院会演,从中选出四大名丑。柯贤溪独占鳌头,被誉为“丑王”。1960年他应邀出席了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955年和1960年就开办了两期演员培训班,他自任班主任。后来曾受聘到省艺校高甲班当教师。

  1961年高甲戏晋京演出,先后演了二十多场,其中在怀忆堂专为中央领导演出四场。在宴会上周恩来总理把酒将柯贤溪介绍给陈毅副总理,高甲戏丑角表演艺术开始名扬首都。

  1997年12月晋江市高甲戏剧团《金魁星》剧目晋京演出,柯贤溪已上90高龄,也随团晋京,与京剧名丑纽镖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南北丑王会面。

  1978年以来,柯贤溪先后被选为全国剧协理事、省文联委员、省剧协常务理事、省政协委员、晋江县人大代表,还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荣获一枚金质奖章。

  由于柯贤溪对戏曲的卓越贡献,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等十三个单位分别在1986年7月3日和1996年重阳节联合举办高甲戏表演艺术家闽南第一丑柯贤溪从艺七十周年暨八十寿诞庆典及从艺八十周年暨九十寿诞庆典活动。张庚、郭汉城、吴祖光、刘厚生及省政协、省剧协、省文联等分别题词祝贺。2002年10月27日柯贤溪与世长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及省文联、省政协、省文化厅、泉州市长、晋江市长等分别敬献花圈,并举行庄严隆重的追悼会。

标签: 柯贤溪|高甲戏
责任编辑:吴炜鹏 吴炜鹏